我们都知道考场如战场,要想成功拿下考研考试,必须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每个报考考研的大家都是满怀着热情,一腔热血的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光靠这些不行,还要有好的备考方法。
第一,考研冲刺期要学会查漏补缺
考研复习备考最关键是在冲刺期进行的精心模考。考研模拟考试反映出的问题要认真、客观地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根据复习中的练习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要及时请教,立马解决。
第二,整理考研模考中的错题,集中、适度训练
考研冲刺阶段的复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考研真题,并精心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自己最易出错地方,然后再集中进行适当训练,同时还要考察复习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在模拟训练中去把握做题的时间,提高做题的速度和精度。
第三,梳理考研考点,掌握知识体系
考研复习备考需静下心来耐心对待,针对成绩落后的学科,考研考生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薄弱部分的梳理,“重课本、理考点”,查漏补缺,将易混淆的概念、规律加强对比、区分,配以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
第四,尽可能多的避免无谓的丢分
备考考研考试,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字迹端正,善于抓住得分点。首先要读题仔细,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训练,忌轻视“过程”用语。解题中要避免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
学途小编后记:不管考研试题的难度如何,自己会做的就一定要在答卷上体现,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复习不能走马观花,另外,要适当地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学途] 学途xuetue.com申明:本站发布的文章、图片、课程等内容均为学途原创或合作伙伴合法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学途书面许可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上述任何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违者学途网及其母公司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想成功拿下考研考试备考方法最重要
-
作者/来源:太奇考研
发布时间:06-22
-
不管考研试题的难度如何,自己会做的就一定要在答卷上体现,特别是一些涉及到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复习不能走马观花,另外,要适当地安排一些限时解题的训练。
提供一站式考研解决方案
QQ:2503778088
移动端访问
预约免费试听
推荐课程
-
-
考研综合课课程
已有30763人浏览
-
-
考研公共课课程
已有30016人浏览
-
-
考研综合课课程
已有28835人浏览
-
-
考研综合课课程
已有27975人浏览
-
-
考研综合课课程
已有27512人浏览
相关动态
教育部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 招..._考研
《规定》强调,各地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范招生行为。严格规范复试组织管理,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应当严格采取人证识别及相关信息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审核,复试期间要坚持并完善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管理方式,加强复试过程监管。严格...
2024年研招管理规定6大变化,考生要关..._综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报考条件有变化,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考点...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_综合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网上报名工作安排在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 ..._综合
通知明确:(1)艺考培训机构必须证照齐全;(2)#艺考培训机构不得聘用有性侵等记录人员# ;(3)严禁机构虚假营销宣传、炒作考试录取结果;(4)坚持考评相关人员“回避”原则,严禁机构与学校在职教职员工勾连获取培训生源、组织考试作弊、干扰考试秩序。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就《教育部..._升学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明确了艺术类校外培训的共性政策,但艺考培训针对特定群体、开展集中住宿培训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针对这些个性问题提出专门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三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期盼。调研发现仍有部分无证机构违规办学、培训收费居高...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_综合
《通知》强调准入查询全员覆盖。落实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要求,要求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对拟聘用人员均应进行准入查询,范围包括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和其他人员。对入职后的从业人员,也要定期开展全员集中查询,确保所有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从业人员应查尽查,守好校外培训安全底线...